【活动花絮】Zionex 受邀 AI Café 演讲 — 打破 AI 五大迷思,从销售预测到运营改善

2025 年 8 月 20 日,Zionex 受邀参与 财团法人信息工业策进会(III)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动协会(AIF)主持的 AI Café 台南场,担任讲师与产业代表分享 AI 在製造業与品牌端的应用。本次演讲主题为 「打破 AI 在企业应用的五大迷思」,我们透過实际案例与互动讨论,带领现场来宾突破盲点,重新认识 AI 销售预测与运营改善的真实价值

🔍 五大迷思與案例分享

迷思 1:AI / ML 是否真有必要?

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傳統統計模型的確很實用,它依靠固定的公式與趨勢推估,可以在穩定情況下給出不錯的結果。但機器學習模型的特點,是能根據資料特性 不斷學習、動態調整,特別是在需求複雜、影響因子多的情境下,效果會更明顯。

舉個實際例子:
我們曾協助一家 全球知名的食品公司(主要產品是豆腐與相關食品)。他們的需求特性非常複雜,不僅受到季節與促銷活動影響,還跟健康飲食趨勢、通路策略息息相關。過去只靠歷史數據加上簡單的統計方法,常常不是備貨過多,就是缺貨。

导入 AI 预测模型后,系统能同时考虑 内部销售纪外部市场因子,并且针对不同产品线选择不同的模型。結果不僅 提升了預測準確度,還讓營運更有效率:生產計畫更貼近實際需求,庫存壓力大幅降低。

所以回到问题:「只有历史资料时,还需要 ML 吗?」

答案是 要看需求的复杂度

如果市场变化小,传统方法就足够;但若需求波动大、影响因素多,AI / ML 就能展现它的价值。

迷思 2:AI 不够准就不值得用?

先問一個犀利的問題:

「AI 的準確率如果只有 85% 或 90%,沒辦法達到 95% 甚至 98%,那是不是就不值得用了?」

這個疑慮,其實很多企業都會有。
但事實是——沒有任何模型可以做到完全準確,因為 需求本身就是不確定的

AI 的价值,不在于提供「完美答案」,而是在于 提前给出方向性的信号
举个例子:如果 AI 能让预测准确率 提升 10%,对于同时管理上千个 SKU、跨多通路的企业来说,这个差异可能就是 数千万的运营价值

10% 帶來的,不只是數字上的提升,而是:

  • 更精準的庫存配置
  • 更少的缺貨與報廢
  • 更穩定的生產計劃

迷思 3:一個模型可以預測所有產品?

在活動現場,來賓也會好奇:「能不能只用一個模型,去預測我們所有的產品?」
這其實是很多企業共同的期待,但實務上卻很難達成。

原因很簡單:不同產品的需求差異太大。
有些產品銷量高又穩定,有些屬於低頻長尾,還有些需求變化劇烈。如果硬要用單一模型處理所有產品,結果往往就是「部分產品準,但另一部分完全失真」。

我们的做法,会先帮客户做 产品分类
例如透過 ABC-XYZ 分析,把产品依照销售金额、波动率、资料完整度分群:

  • 有的產品適合機器學習模型;
  • 有的產品用統計方法就能掌握;
  • 還有一些則需要客製化的預測策略。

接著,我们会设计一个 跨模型策略

  • Prophet:擅长处理季节性与弹性需求。
  • Croston:对于间歇性需求特别有效。
  • XGBoost:适合高波动、高维度的資料场景。

真正有效的方法不是「一個模型打天下」,而是 動態選擇最適合的組合,才能對應不同的產品特性。

除此之外,我们也很强调 跨層級预测(Hierarchical Forecasting)。

它確保了:

  • 总公司看總體數字、行銷看品牌、供应链看 SKU,都能从同一套预测逻辑开始;
  • 上下層級不會互相矛盾;
  • 最後的結果能夠真正落地,用於生產與排程。

這樣的設計,才讓預測結果能被 協同、執行,並且被信任

迷思 4:导入 AI 軟體后,预测就会自动运作?

很多客戶一開始接觸系統時,常會問:「AI 系統上線後,是不是就能完全自動運作,不需要人工介入?」

我們通常會這樣回應,並提供實際做法作為佐證:
首先,让 ML 模型跑出初步的预测结果(Baseline Forecast);接著,各部门会一起 协同调整,确保预测符合实际业务情况。之后,我们会 持续追踪预测与实际的差异,找出落差,并透過 PDCA 循环 不断修正与优化。

AI 并不是安装即用的魔法盒子。它能帶來價值,但必須融入企業日常流程,透過持續協作與優化,才能真正發揮作用。這樣一來,預測會越來越貼近現實,也能有效支援 生產、排程與決策。簡單說,AI 不是一勞永逸的系統,而是一個需要 持續參與與調整的智慧工具,才能成為企業營運的可靠基礎。

迷思 5:导入 AI 预测后,只要关注准确率?

準確率固然重要,但 真正的價值在於資源配置與營運成果的改善

以 某高科技 電子業 為例:

  • 他們的產品線非常廣,既有高頻率的標準品,也有高度客製化、長交期的產品。
  • 過去以「單一方法」處理所有產品,導致結果不是缺料,就是庫存過多。

Zionex 协助他们进行 产品分类与差异化预测策略

  • 稳定品:采用 Baseline Forecast,搭配库存备货。
  • 波动品:使用需求計畫与滚动调整机制。
  • 长尾或客产品:完全依照订单,快速响应,采取接单生产(MTO)。

成果数据

  • 准时交货率提升至 97%
  • 不可销库存降至 3%
  • 库存周转天数改善 45%
  • 交货周期缩短 65%

這也證明:
導入 AI 预测不能只追求准确率,而是要结合产品特性与运营策略,让 AI 真正转化为运营价值。

若想了解更多詳情,歡迎 填寫聯繫資訊 ,我們會有專人與您聯繫!

发布在 ,

Willie Chen

Leave a Comment





最近的帖子

【活动花絮】Zionex 受邀 AI Café 演讲 — 打破 AI 五大迷思,从销售预测到运营改善

ACE2025@Boston 参与报告

Zionex 获得信息安全 ISO 认证

在 NRF Big Show ’25 上展示 PlanNEL

你好 2025 年!